服务热线
020-123456789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今年双11将至,红包各路商家又到了施展浑身解数开展促销活动的打折多现当心集中时期,消费者热情高涨,套路促销活动一多难免鱼龙混杂,够消近日,费贷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双11购物“五大陷阱”和“六大对策”,双购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陷阱依法维权。红包
陷阱一:红包打折套路多
双11期间,打折多现当心购物津贴、套路优惠券、够消打折、费贷店铺红包、双购满减红包、陷阱奖励红包层出不同,红包计算规则复杂,促销手段花俏,消费者被漫天的促销活动迷晕了头脑。特别是一些商家在双11前先涨价后降价,合理规避了监管部门对“原价”的认定,故意设计了打折的假象,再借由各式各样的低价宣传,刺激消费者集中消费。
陷阱二:品牌相同质不同
部分商家为了增加双11销量清理库存,会将部分特殊型号和库存商品包装为“电商专供”,用于线上降价促销。与传统渠道品牌商品相比,“电商专供”商品主打价格优势,宣传“无中间商加价”,特别是在电器、服装等商品中,消费者一旦购买了“电商专供”商品,在后期使用环节可能出现质量差、维修难的情况。
陷阱三:直播带货炒氛围
随着直播带货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名人进入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利用消费者的趋同与从众心理,在直播间里主播不断制造爆买氛围,满屏的弹幕,煽动性的语言,不断刺激消费者跟风消费,营造了一种“不买就是吃亏”的假象,煽动消费购买了本不需要购买的商品。
陷阱四:现金不够消费贷
各路电商纷纷开通金融服务,各家银行主动为持卡人提升消费额度,以积分、红包、打折等形式,诱导消费者借贷消费、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特别是个别平台在没有明显提示消费者的情况下为消费者开通了信贷支付,给消费者造成了逾期还款、承担分期手续费和高额利息等额外风险。
陷阱五:收钱迅速发货慢
价格优势是消费者在双11期间集中采购商品的主要原因,但一些商家在销售页面上不标注或以不显著方式标注发货时间,导致消费者购物后以“缺货”“售罄”或者“备货不足”等原因长时间不发货,导致消费者难以及时使用到选购商品,造成日后纠纷。
为应对上述5个陷阱,天津市场监管委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冷静参与、依法维权。
对策一:选择信誉良好的优质商家
尽量选择经营时间长、信誉度高、访问量大、资质齐全的购物平台及商家,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购物。仔细查看卖家信用等级及买家对其所做出的信用评价记录。一定要使用正规的第三方支付软件。
对策二:用好无理由退货这一武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网购商品除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外,消费者在七日内可以要求商家无理由退货。此外,消费者收货时要认真查看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与订单一致,是否腐坏变质,是否超出保质期,性能、质量是否符合网上描述展示等,如发现类似问题要立即存证,以备日后维权。
对策三:留存交易凭证和沟通记录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商家在网站上展示的促销信息、与商家的沟通记录、订单页面的商品表述及消费者留言均是维权的关键证据,一些交易的关键信息一定要截屏保存。特别是购买商品后,一定要索要发票或收据,作为消费者日后维权和商品享受三包服务的重要凭证。
对策四:买前沟通弄清促销规则
面对各式各样的低价宣传,建议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规避打折陷阱,理性消费;对于预付定金(订金)的商品,分清“定金”与“订金”的区别,谨慎下单,避免事后因不了解促销规则发生消费纠纷。
对策五:适度消费避免浪费
要有计划的消费,购买商品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不要因为受到商家“第二件半价”、“第三件0元”等促销手段而过度囤货,尤其是不要购买过多容易变质的水果生鲜及保质期较短的商品。
对策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依法维权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时,要第一时间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协调,如不能协商解决的,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或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24福建漳州:气瓶充装行业质量安全管理赋能试点启动 北京石景山开展2025科幻大会服务保障工作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北京海淀:检查现场变课堂 把好食品安全关 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走进商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山东肥城:“所社联动”激活消费维权“末梢神经” 杭州萧山查处一起涉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 涉案金额超18万元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实施 广西南宁发布春耕消费提示:谨慎购买游商销售的农资商品 山东肥城:“所社联动”激活消费维权“末梢神经” 福建省宁德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投诉热点发布消费警示 一次认证3地通用 外商跨区投资办照最快1天办好 北京通州:规范合同签订 让年夜饭吃得更放心 广西三江:AI赋能“明厨亮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湖南将3月确定为“共筑满意消费”年主题宣传月 广西南宁发布春耕消费提示:谨慎购买游商销售的农资商品 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走进商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福建漳州:强化特种设备检验 保障安全复工复产 北京石景山开展2025科幻大会服务保障工作 “辽聊消费”云课堂发布开学季消费提示 福建:全力护航节日期间市场秩序稳定 福建漳州:强化特种设备检验 保障安全复工复产 福建省宁德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投诉热点发布消费警示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福建分中心应用基地(漳州)正式揭牌 广西南丹:加强地摊药检查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启动首个“百姓点检日”活动 广西阳朔举办商品条码应用管理培训班 福建古田开展养老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金价一路飙升 警惕黄金饰品掺铼 加强召回 助力发展 福建省厦门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成立 福建多地通报百姓点检日活动抽检结果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实施 湖北武汉:检验检测机构重组为“两院一集团”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举行新闻媒体座谈会 沈阳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控 让“校园餐”更有保障 福建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河南三门峡举办公众开放暨消费体察活动 湖北武汉:检验检测机构重组为“两院一集团”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家用电线产品消费提示 福建古田开展养老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河南鹤壁召开2025年“3•15”活动部署会 广西南宁:消费体验官感受智能驾驶“黑科技” 食安护航共富路 浙江嘉兴推动农村家宴品牌建设 西安高新区:开启“AI+市场监管”新探索 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家用电线产品消费提示 福建泉州:持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获评“最具获得感” 河南鹤壁召开2025年“3•15”活动部署会 广西查处“3•15”晚会曝光线缆生产企业